上善之水下清河河北省清河县教育基金会

白癜风能吃水果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611/6320422.html

  慈善公益报(本报李济慈)燕赵清河,自在流芳。两千年文明重镇,新时代冀南名城。悠久文脉连绵于此,天下张氏发源于斯;千古奇书《金瓶梅》之端首,英雄武松传奇文化之胜地……

  清河,有着最应骄傲的文明烙印:商朝白石斧子、汉代六博棋盘、宋时南无金华光佛多棱立柱、阴刻花卉纹元宝枕……

  清河,有着最可自豪的人文风度:智有“海内名士”张祜,勇有北魏大将张谠;文有一代儒学大师元明善,武有义士行者武松;昔有天下头名状元孙伏伽,今有国学大家顾随……名士贤达,魂出清河,灿若星汉。

  清河,有着最为鲜明的时代追求:国家级卫生县城,河北首届文明县城;中国羊绒之都,邢台状元之乡……持之以恒的发展理念,活力充沛的城乡律动,产业融合的孜孜探索,教善一体的创新格局……

  高天厚土,地灵人杰;上善若水,清河如歌。这里曾养育列祖列宗,积淀仁德教化;这里有无尽古韵新风,厚植璀璨文明。款款清河,正经由历史,健步时代,走向未来。

寓教于善以善促教

开启清河文化新篇

  教育,兴业强国之本;

  慈善,社会文明之匙。

  时间回溯到年7月29日,清河县教育基金会正式挂牌成立。时任清河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及清河各界爱心人士代表悉数参加仪式,共同见证清河县史上的一大创举。

  教育基金会创始人为清河县著名企业家、慈善家李文勇先生。他慷慨捐资万元,清河县财政配套支持万元。万元原始基金使其成为全省最大的非公募基金会之一。

  “捐资助教,功耀当今;大智兴业,兼怀义才”,李文勇兴学助善的大义之举得到了全县各界人士的由衷赞誉。

  教育基金会首任理事长为人民教师出身的清河县政府原副县长郑成明,监事长为时任县财政局长许涛。他们的当选众望所归,为基金会的稳健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建之初,基金会便把“聚力兴学,为善谋道”作为立会宗旨,将“人人爱孩子,个个助教育”作为工作理念广为宣传,以赢得社会各界的   年10月25日,清河慈善事业再次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依托教育基金会的优势资源与组织基础,清河县慈善总会正式宣告成立。揭牌仪式上,邢台市政协原主席柴冠景,时任清河县县长、现任县委书记王俊红共同为县慈善总会揭牌。郑成明再挑重担,出任县慈善总会首任会长,县审计局局长李桂峰出任监事长,创造了教育基金会与慈善总会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慈善,两付重担集于一肩的工作与管理格局。同样,县慈善总会创新性地确定了“尊强扶弱、敬富济贫”的宗旨理念,将聚集公众爱心、吸纳社会善款与扶弱济贫的慈善本意紧密结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截至年4月底,除万原始资金外,两家组织共募集善款.65万元,其中教育基金会为.32万元,慈善总会为.33万元。以助学济困为主的公益性支出分别为.22万元和.4万元,将助学助教与扶贫济困统筹合理安排,走出了一条教育慈善相互融合、互动发展之路。

尊师重教爱生如己

传承清河教育衣钵

  回望历史,清河是名副其实的“状元之乡”。中国科举制度贯穿年,产生文武状元名。其中河北省共有41人,而清河独占10名。不仅有中国历史首位状元孙伏伽,更有两对兄弟状元崔昭纬、崔昭矩和崔谔、崔詹,以及祖孙状元崔岘、崔胶,终成千古佳话。

  再看当代,清河将“教育优先工程”列入“十大民心工程”,以“教育质量提升年”等活动凝聚发展共识,提振发展信心,落实发展规划,成为邢台市首个实现12年制免费教育的县。

  “让每一位教师安心执教,让每一位学生潜心就读”,是清河县教育基金会的价值追求与着力重点。除常规接收求助者,按程序给予扶助外,基金会还通过教育局、学校及相关镇村,主动发现家庭困难与罹患大病的师生,力求在规定范围内,以最大额度、最快时间、最佳方式给予救助。不仅指派专人登门入户走访慰问,更是协同学校面向社会开展定向募捐,精准施救。

  8年来,基金会已形成一个惯例,每年元旦春节期间,对困难、大病、高龄教师均开展慰问活动。截至年底,共看望慰问教师余人次。只要曾在清河执教,即便他们离开,基金会也会以不同方式向他们表达敬意,知恩言谢,共叙师怀。

  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有教育基金会“三大奖项”。自年始,基金会与县教育局联合创立“大学生精英奖”,与县教育局、县政协文史中心联合创立“顾随名师奖”,与县文联联合创立“石祥文学奖”。“三大奖项”涵盖了助学助教等主要方面,在清河教育界产生了不同凡响的社会效果。

  “大学生精英奖”包括“名校奖”“博士奖”和“表现奖”,获奖学生每人每年将获得元至元奖金。奖项旨在厚植优秀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感恩意识,鼓励他们刻苦求学,努力深造,以知识报效国家,回馈家乡。奖项设立4年来,共奖励优秀学生人次,投入资金.2万元。

  以清河籍当代国学大师顾随之名设立的“顾随名师奖”,旨在永纪巨匠风采、大师风范,传承先生为人师表、博学笃教的高尚品德,促进清河师资队伍建设与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顾随先生弟子、中国古典文学大师叶嘉莹先生为奖项亲笔题词。“顾随名师奖”每年在全县范围内评出10名中小学优秀教师,每人奖励元。

  “石祥文学奖”以清河籍当代著名诗人石祥先生命名,每年奖励10位优秀文学作品创作者,每人奖励元。旨在以榜样力量引领文学新人,激发广大师生的创作热情。9年5月,石祥先生亲临首届“石祥文学奖”颁奖仪式,受到各界广泛   慈善事业是扶贫济困的功德事业,是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是国家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救助制度和兜底保障制度的有益补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在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多年来,县教育基金会与慈善总会坚持以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先进典型为路标,引导社会爱心善意,激发企业善行义举。

  郑成明会长认为,公益慈善人人可为,人人可享,其中众多的爱心企业和企业家大有可为。因此,教育基金会和慈善总会将其作为募捐工作重点,通过走访企业、举行座谈、写信倡议、媒体宣传、撰写传记等方式,鼓励企业家树立“达则兼济天下”的大局意识,富而好义,富而达礼,以德行和实践争做利义并举、富贵相兼的名门望族。

  在李文勇等榜样的带动影响下,清河县爱心企业及企业家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助学助困风气日益浓厚。亿力地产、城大金属、河北欧亚、亿利橡塑、领途汽车、泰山烟酒等企业都以大笔捐赠奉献爱心,一大批有德行、有善举、有境界、有担当的优秀企业家纷纷加入清河慈善阵营。截至目前,县慈善总会共有会员名,其中爱心企业家达84位,占到总数的57%,充分体现了社会企业的使命担当。

  扶贫方面,县慈善总会联合县妇联创办了颇具影响的“爱心超市”。作为一种有效扶贫模式,鼓励扶助对象积极参加各种生产劳动,按劳动积分到附近定点“爱心超市”领取扶贫款物,纾解生活困难。

  年年初以来,清河全县开展了新冠肺炎情防控斗争。县教育基金会和慈善总会不仅加强自身防控,更对近邻南宫市的抗斗争进行有力支持,全面体现了慈善组织的重要作用,也充分检验了自身能力及影响力。

  抗斗争中,县教育基金会、慈善总会第一时间安排部署,积极发动社会各界捐款捐物,组织调配防控物资运抵一线,收到了良好效果与广泛好评。其间,慈善总会共接收抗专项捐赠笔,合计.3万元,并在转运支付中做到三“无”——无一分挪用、无一处差错、无一时延误。

  “风雨同舟战魔,棘荆共路迎新天”“解囊助守一方土,大爱呼迎九域春”。今年4月8日,南宫市副市长崔茂林专程来到县慈善总会,送来锦旗和南宫市委、市政府的感谢信。

  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县教育基金会和慈善总会举行了“愿山河无恙祈家国平安”主题表彰活动,将由志愿者撰词、县内外书法家书写的幅作品赠送给助力抗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

  慈善工作与志愿服务有着天然的联系。在常驻教育基金会和慈善总会的志愿者中,有几位同志曾在县招生办工作,富有高考志愿填报经验。同时,基金会又从清河中学等学校聘请了八九位资深教师,无偿为考生提供高考志愿咨询服务。年至年间,共接待考生及家长余人次。工作高峰时,每个教师平均每天要接待20余名考生的咨询。为给学生们提供更好、更及时的服务,基金会将“教育咨询服务处”增设为常设内部机构,受到考生及家长的热烈欢迎。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教育基金会和慈善总会先后被评为“京津冀社会组织跟党走——助力脱贫攻坚行动优秀单位”“河北省扶贫先进单位”“省支教模范单位”和“五星级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虔敬在心力践于行

书写清河美好诗章

  慈善是文化的结晶;文化是慈善的灵魂。慈善文化是人类精神的外化,优秀品德的硕果,是慈善事业发展的社会基础与人文动力。

  清河县教育基金会、慈善总会历来重视文化宣传,先后编辑出版《春风化雨》《清河慈善人物事迹》等读物、设立慈善捐赠“功德榜”、举办教育慈善主题征文、选树慈善先进典型、在“明德公益”举办传统文化讲堂等多种形式,宣传教育大义与慈善文化,厚植道德沃土,弘扬人间大爱。

  年底,县教育基金会、慈善总会与县文联及音乐家协会成功举办了“爱的路上,感谢有你”大型公益演出。

  年初,录制了“慈善之歌”演唱视频,在县城各处街道广告屏幕循环播放。

  教育基金会、慈善总会还与县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数次联合举办“翰墨绘大爱,书画献真情”作品捐赠活动。共接受县内外20余名书画家作品余幅。

  几年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慈善公益报》《河北日报》《邢台日报》等全国及地方多家媒体均对县教育基金会、慈善总会予以报道。清河慈善工作者与志愿者撰写的《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虔敬在心,做高尚事业》《尊强扶弱,敬富济贫》《慈善人的信念情怀与弱德之美》等文章于多家媒体上发表。

  “真心做事,真情待人”是教育基金会、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始终坚守的“八字”信条。

  “声誉是社会组织的生命”,郑成明会长也时常将这句话挂在嘴上、印在纸上,告诫全体同仁遵守各项制度,依法照章行事,严谨阳光做人。教育基金会、慈善总会的“五个一”规矩也因此广为传颂,尽人皆知——志愿者不要一分钱工作报酬,不搞一分钱公款吃喝,不接收受助户一分钱礼物,拒绝会员单位的任何一次请客,财务不许有一分钱的报销变通。正是这种高度的自律意识,使基金会、慈善总会在社会上赢得了口碑、纯洁了组织、壮大了队伍、聚拢了爱心。

  清河县委书记王俊红对教育基金会、慈善总会志愿者予以高度赞扬,称“一群高尚的人做着高尚的事”。更有人将志愿者们称为“清河县慈善公益的一面旗帜”。

  8年多来,全国各地各级领导、诸多贤达及爱心人士对清河教育、慈善事业予以了热情关怀和巨大支持。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树深、著名军旅诗人石祥、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王为民、国务院参事忽培元、邢台市政府副市长邓素雪、省委原副秘书长张国均、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刘江滨、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韩振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管中心专家纪书春等先后光临指导,考察调研,在清河大地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与赞誉。

  社会各界对教育基金会、慈善总会的工作业绩之所以交口称赞,皆源于他们在组织成立之初便夯实了勇于担当、争做一流的思想基础。

  国务院《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要求,非公募基金会上年度基金余额的8%应为本年度完成的公益性支出任务。即教育基金会原始资金为万元,年公益性支出不能少于万。若募捐与其他收入不足时,就会出现“吃老本”现象,甚至将老本吃完。郑成明会长等志愿者偏偏在基金会章程中明确写道:在原始基金万元不得减少的前提下,保证8%的公益性支出。一旦发生吃老本情况,当即递交辞呈。其激情,其担当,绝不亚于血气方刚的年轻人。

  秉一门心思,与慈善终身为伴;凭两袖清风,聚爱心此世生涯。看清河扬波,度流金岁月;读未来景观,与万物交融。在这条充满温暖和希望的道路上,清河县教育基金会与慈善总会仍将全力以赴,守正拓新,笃实践行,久久为功。

本版照片由清河县教育基金会、清河县慈善总会提供

作者/来源:慈善公益报社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23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