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放涛谈张姓源流张氏文化

白癜风患者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678.html

滔滔黄河,发源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北麓,自西向东流经九省区,渭河、泾河、汾河、伊洛河、汴河等支流汇入其中,形成了一支庞大的水系;滚滚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依然是自西向东流经十一个省市,岷江、嘉陵江、汉水、赣江、湘江、黄浦江等支流汇入其中,形成南方又一大水系。任何一个姓氏家族,也都有它的发源地,一些大的姓氏家族,在繁衍、播迁、发展中涌现出不少郡望,特别是历史上居四大族姓之首的张氏家族,早在宋代《张氏谱图》记载,就有43个郡望,如清河、南阳、吴郡、安定、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今卫辉市)、河内(今河南沁阳市)、高平、太原、修武(河南修武县)、上谷、荥阳(今河南荥阳市)、平原、京兆、河东、始兴、冯翊、魏郡、郑州等。这些郡望还创建了自己的堂号,如“百忍堂”、“金鉴堂”、“清河堂”、“孝友堂”、“亲睦堂”、“冠英堂”、“燕贻堂”、“敦睦堂”、“宗岳堂”、“敬宜堂”、“源流堂”等。从水系到姓氏,都有一个源和流的问题。源就是发源、起源、开始的地方。流分为干流和支流。干流是主体,支流是水系的组成部分,是流入干流的河流。作为姓氏也是如此,根与枝,源与流有着本质的不同。祖根地和郡望、堂号不能混为一谈。在一个姓氏家族中,始祖只能是一个人,祖根地只能是一个,而不能存在两个、三个,在祖根地之外,再大的郡望和堂号,也只能是这个家族中的一支,任何支脉家族的始祖也不能代替这个姓氏家族的始祖。

张姓始祖的祖根地的确立,既要有充分的历史根据,又要对现存史料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通过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达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不能采取简单的行政手段进行硬性规定,也不能采取回避矛盾的方法禁止研讨。根据笔者掌握的史料和所了解的情况,完全赞同张姓的始祖是张挥,他受封得姓在帝丘,也就是说张姓的祖根地是在河南的濮阳。

一、史籍中绝大多数有关记载都认为张挥是张姓始祖

《世本》(秦嘉谟辑补本)云:“张氏,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

《风俗通:姓氏篇》是汉代人应劭所撰。他说:“张氏,黄帝第五子挥始造弦,实张网罗,世掌实职,后因氏焉。”

宋代欧阳修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说:“张姓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

其后宋人邓明世的《古今姓氏书辩证》、邵思的《姓解》、罗泌的《路史》、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等基本上遵循挥公为张姓始祖说,在内容上更加充实一些。

二、张姓族谱也大都记载始祖是挥公

宋初名臣张咏早在北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年)就提出张姓“轩辕赐姓,祖根在濮阳。”

始修于元代中叶的《山阴白鱼潭张氏族谱》(山阴即浙江绍兴)重修叙文说:“张之受姓,?于轩辕之子,天下之张,厥出无不本于一人耳!濮阳吾祖之所自出。”叙文还说:“吾家本名族,受姓轩辕氏,濮阳蕃本根。”(此谱现藏台北国学文献馆)

明朝宋濂的《戴亭张氏谱图》(见《文宪集》卷四)、明嘉靖年间张浚的《张氏统族谱》、清乾隆朝重修的《张氏家谱·受姓渊源考》等都认定挥为张姓始祖。即使其他姓氏不完全同意上述意见,起码也都同意张挥是张姓始祖。由此可知,张姓始祖为挥公之说,流传多年,广为国内外姓氏专家和张姓族人所认可。

三、濮阳相关的遗址遗迹印证了张姓祖根地在濮阳

《史记·五帝本纪》曰:“嫘祖为皇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意思就是说玄嚣出生在江水,即安阳,封邑在青阳,青阳即青河之北。古代青河很多,山东、安徽、浙江都有青河。在河南,从邓州流入湖北的一条河也叫青河。河南古代还有一条青河,发源于修武县的北黑山,流经今获嘉、卫辉、浚县、内黄、濮阳、魏县、清河县、沧州,然后从天津入海。内黄以南的青河为白沟水,亦称青河。青河从帝丘城东流过,后因黄河向南改道,青河水流入黄河,致使内黄、濮阳及下段断流。但清河故道尚存。今濮阳市区胡村乡的班家、店当村一带的村民仍把村北叫为北清河,村南叫为南清河。说明濮阳和清河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怎样判定濮阳的古清河就是玄嚣时的封地呢?这是因为在史籍中不仅有“濮阳帝后所都”的记载,而且在濮阳还有其他与张姓起源有关的遗址遗迹俱在。濮阳县城中心四牌楼上面镌刻“颛顼遗都”四个大字。此牌楼在明代《嘉靖开州志》卷一地理志就记载得很清楚,至今仍保留完好,该志在“城丘”一栏,首先介绍了颛顼城,志云:“在东郭里,去州二十里,所谓帝丘者”;在“陵墓”一栏,第一个介绍了颛顼陵,志曰:“在东郭里,高二丈,广数亩。”

帝丘是颛顼的帝都,被称为“颛顼之墟”。《史记·五帝本纪》载:帝颛顼高阳者,《集解》引皇甫谧曰:“都帝丘,今东郡濮阳是也。”今本《竹书纪年》云:“帝丘高阳氏……元年,帝即位,居濮,濮即帝丘。”《帝王世纪》曰颛顼“始都穷桑,后徙商丘。”商丘也就是帝丘。杜预注:“帝丘,今东郡濮阳,帝颛顼之墟,故曰帝丘。”《水经·瓠子河注》:“河水旧东流,经濮阳城东北,故卫也,帝颛顼之墟。昔颛顼自穷桑徙此,号曰商丘,或谓之帝丘。”宋司马光《稽古录》云:“高阳氏以水德王天下,都濮阳。”从以上可以得知,颛顼以帝丘为都,帝丘就是濮阳,这在史学界早已成为定论。

颛顼在五帝中功绩卓著,为华夏文化和东夷族文化大融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大戴礼记·五帝传》记载:“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曰高阳。洪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财以任地,履时以象天,乘龙而至四海,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济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励。”他在位78年,享年98岁。死后葬于顿丘城外广阳里,其陵墓位于今濮阳县城西20公里内黄县梁庄乡,和帝喾陵墓合称“二帝陵”。这样的遗址遗迹是任何一个叫青河的地方所没有的。

玄嚣封邑青阳,颛顼以帝丘为都,帝喾即位仍以帝丘为都,这是黄帝、颛顼和帝喾根据当时形势的需要所做出的英明选择。因为蚩尤在中原被黄帝打败,被迫北进。为了巩固中原地带,黄帝把玄嚣、昌意分封在帝丘一带,其经营中心北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况且帝丘在上古时期是东夷族和黄帝领导的华夏族的交界地区。在帝丘设防是必然的选择。建都帝丘有利于华夏族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华夏族的长治久安,有利于促进民族的大融合、大统一。由此可知,张姓始祖挥公,自幼在其父玄嚣的封地生活、成长起来,成年之后又辅佐颛顼帝,再加上本人聪明英武,发明弓矢,大大提高了颛顼部族的生产水平和军事战斗力,消灭了敌对势力,扩大了华夏族的疆域,得到颛顼帝的褒奖,赐为张姓,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颛顼帝都濮阳,他的弓正官(相当于国防部长)张挥掌管着高科技军事武器,肯定不会离开都城。清河县近几年建立挥公堂,作为纪念挥公应该给予赞赏,但以此作为张姓祖根地的证据未免有些牵强,当时是远古时代,不要说汽车,就是牛车也未发明出来,弓正官怎能远离都城,远离颛顼帝,到多华里以外的清河郡上班吗!再说那时尚无清河郡或清河县。

四、从时间上也可判断张姓祖根地只能在濮阳

濮阳县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上古时代,五帝之一的颛顼就在此居住建都,故有“颛顼遗都”之称。距今大约多年,帝喾即位,亦都帝丘,帝丘仍为华夏部族的中心地区。年在濮阳西水坡出土了距今年的珍贵文物蚌塑龙形图案,轰动国内外,被称为“中华第一龙”。据此,濮阳被命名为“龙乡”。颛顼时代挥公发明弓箭,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被颛顼赐姓为张,这是可信的。但是张姓祖根地“清河县说”和“解张说”就难站住脚。前面已讲到,清河郡县的建制从时间上讲要晚很多。西汉高帝四年,也就是公元前年始建清河郡,以后又改清河县等,比黄帝长子玄嚣邑于顿丘要晚多年。更主要是史籍记载始于清河的张氏,是东汉末年三国曹魏时期的张岱。《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明确讲到:“清河东武城张氏,本出汉留侯良裔孙司徒歆,歆弟协字季期卫尉,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内(今河南沁阳)徙清河。”张歆、张协是张良的十一世孙,张岱为张良的十二世孙。从郡望的角度讲,清河张氏确实是张姓家族中影响最大,声望最高的一支。张岱迁居清河之后,人丁兴旺、贤达辈出。特别是到了唐代,张岱的十一世孙张文瓘连任宰相12年之久。文瓘有四子:张潜任魏州刺史,张沛任同州刺史,张洽为卫尉卿,张涉任殿中监。父子五人均官居三品以上,俸禄加在一起超过万石,被世人成为“万石张家”。文瓘之弟文琮任吏部侍郎。文琮有三子:张戬任江州刺史,张挹任兵部司郎,张锡在武后、韦后时两次拜相。唐高宗时考定四海望族,遴选十大姓望族为“国柱”,清河张氏位列首位。由此可见,清河张氏的荣耀和显赫!以后的历史时期,清河张氏播迁四海,清河堂誉满八方。但他毕竟是流不是源,是枝不是根,是张姓大家族中的一个支脉而已。

“解张是张姓始祖说”更不值得一驳。解张是晋国大夫,在晋齐之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其子孙引以为荣,以解张之字命氏,以张为姓。这比张挥受封得姓要晚余年。这属于改姓,历史上类似情况也不少,如战国政治家范雎,为避仇人报复,改姓名为张禄。三国名将张辽原姓聂,也是为避仇改姓为张。从时间上说,比张挥为张姓始祖说要晚很多。况且张挥后人张仲原是周宣王的大臣,其后裔事晋为大夫,同在一国为官,比解张还早。解张怎能作为张姓始祖呢?充其量解张只能是解张家族改为姓张的这一支的先人。持此说者的依据是宋人郑樵的《通志·氏族志·晋人字》,该书说道:“谱家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赐姓张氏。此非命氏之义也。按晋有解张,字张侯,自此晋国世有张氏,则因张侯之字以命氏,可无疑也。”显然这种说法到了荒谬可笑的地步。明明说的是挥始制弓矢,赐姓张氏,却说:“此非命氏之义也”,对比解张早的张姓名人张仲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武断地把解张说成是张姓始祖,实在是太失偏颇。欧阳修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云:“张姓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周宣王时有卿土张仲,其后裔事晋为大夫。张侯生老,老生趯,趯生骼,至三卿分晋,张氏仕韩。韩相张开地,生平,凡相五君。平生良,字子房,汉留文成侯。良生不疑,不疑生典,典生默……”欧阳修的这番文字记载了唐代的张姓宰相多人,涉及很多张姓望族,使汉代张良的先祖及后辈,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传承脉络。宋以后的姓氏学家,大都遵循挥公为张姓始祖说。郑樵“解张为张姓始祖说”不仅在当时和者盖寡,还被清《姓氏寻源》的作者批为“谬矣!”也难怪乎《宋史·郑樵传》评论他“好为考证论类之学,成书虽多,大抵博学而寡要”,意思就是写的东西虽多,真正有价值的有分量的很少。求真、求实是史学研究、姓氏学研究的灵魂和准则,只有尊重历史事实,才能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历史不是泥巴,不能随意捏造,要采取严肃慎重的态度。当前现实生活中,包括学术界存在的一个主要弊端就是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这是必须要克服的,否则就经不起时间和实践的考验。

五、民间传说

古清河流经濮阳,今濮阳市胡村乡的班家村、店当村就在古清河畔。这一代的村民至今还流传着挥公少年时在清河捕鱼的故事和在郊外打猎的故事,流传最广的是挥公用弓箭射落大雁和捉狼的故事。传说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涉及伟大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方面的传说更多。虽然传说没有史书记载的准确,甚至夹杂一些迷信色彩和神话故事,但不能完全否定它的真实存在。特别是在上古时代,文字发明之前,即使有了文字,作为一般部落成员、奴隶、农民没有掌握文字,只能靠口耳相传,代代延续下来。在濮阳民间还存活着张挥一些故事,也佐证了张挥这个人物的真实存在。

河南是中华姓氏的主要发源地。在当今以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名的个大姓中,有个姓氏的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在最新排名的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同时,河南也是姓氏文化大省。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河南省中原姓氏文化研究会等姓氏文化和姓氏宗亲组织纷纷成立。目前,学术研讨,寻根拜祖活动蓬勃开展起来,研究成果累累。就以张姓文化研究为例,目前张姓文化研讨会议已先后举办8次,收到论文达余篇,公开出版的学术论著有《张姓源流》、《张姓胜迹》、《龙乡寻根》、《张姓历代名人》、《张氏名人传》、《张姓渊源》、《张姓祖根在濮阳》、《张姓族人的特点及其历史贡献》、《张姓溯源》、《汉留侯张良史集》、《张良易学》等。年8月,河南中原姓氏文化研究会和河南冬阳影视公司联合拍摄百家姓系列片首集《张氏源流》,并在河南省和中央电视台播放,引起了强烈反响。年我国在昆明世博园立了“源于河南之姓氏”碑,年在上海世博会上悬挂的姓氏发源地图,均醒目地标识张姓发源于濮阳。关于张姓源流、播迁、发展、张氏名人等论著相继发表和传播,也引起了广大张氏宗亲特别是海外宗亲的极大兴趣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2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