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上的历史与岁月,在他们的传播中永续

红网时刻新闻5月18日讯(通讯员王平)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芒果TV自制的关于丝路文化、考古相关文化工作者的人物纪实纪录片《与丝路打交道的人》之《传播者》今日收官。本集主要讲述王瑟、黄晓虎、张珊、秦川、张姗姗、喀什流动博物馆工作队等人传播丝路文化的故事。

光明日报社驻新疆记者站原站长王瑟

光明日报社驻新疆记者站原站长王瑟,曾经是一名公务员,因为热爱新闻事业,毅然转行当了记者。二十多年来,他几乎跑遍了新疆所有地州市县和绝大部分乡镇,不是在采访,就是在去采访的路上。他多年来步履不停,跟随考古队深入现场报道,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出一篇篇有温度的作品,带着读者去发现真实的新疆,看见新疆之美。

在一次涉足考古报道后,王瑟喜欢上了考古,他坚持让文物去说话、让历史去发声,在《光明日报》上对新疆文物进行了系列性的深度报道,也成为第一个报道“小河墓地”的记者。王瑟多年奔走于丝路一线,深知讲好丝路故事,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虽然目前已经退居“幕后”,但他还是希望将半生心得体悟,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新疆文化故事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酒泉市博物馆宣教部负责人黄晓虎

酒泉市博物馆宣教部负责人黄晓虎,是一名烽燧的狂热爱好者,他的长城烽燧摄影作品,曾多次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刊登。这些年来,他深入荒漠,奔走在传播丝路文化的路上。他的第一台车报废在“追烽”路上,第二台车才两年多时间,就跑了七万公里。他想要和时间赛跑,在烽燧被自然冲刷消损前,拍摄下它们的珍贵影像。

甘肃酒泉的烽燧高大、多样、数量繁多,矗立在丝路咽喉上。为了用镜头记录下尚存的文化遗迹,黄晓虎利用业余时间、节假日和朋友们一起深入沙漠拍摄。八年时间里,他用镜头记录下烽燧的辽阔和壮美,留存下两千年前汉代木制长城的珍贵影像。在一次次的探索中,黄晓虎不断按动快门,将丝路上的文化遗迹定格成永恒,让丝路文化传至久远,这也许就是他坚持传播的意义吧。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人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张珊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人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张珊,自年起,开始研究草原音乐文化,以中国境内的哈萨克音乐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年,他到青河县做田野考察,认识了沙依拉西,并跟随他学习弹奏冬不拉。从此,他每年都会来到新疆,和民间艺人学习乐器和民歌。今年3月起,他开始向热哈提学习铁尔麦,他说“这些歌里渗透着人们的生活哲学”。

张珊始终坚信,丝绸之路上各个民族的音乐,其实都有一定的共通性,他们歌曲中的情绪表达,能够使各个民族实现民心相通。丝路上的音乐,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连接起来,也建立起上海和新疆的情感纽带。他执着于内心的歌唱,让丝路文化抵达人们心灵的故乡。

甘肃省文学院专业作家、导演秦川

作为土生土长的敦煌人,秦川从小就被敦煌浓郁的丝路文化感染,对家乡文化充满着炙热的感情。随着对敦煌文化越来越深入的了解,他将毕生时间都花费在丝绸之路文化系列纪录片的创作中,他一直坚信,敦煌在沙漠上建立了世界级的艺术制高点,是中国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源头,他也决心将自己的整个创作生命,投身于此。

成为纪录片导演之后,秦川的目光和镜头,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丝绸之路。他深知脚下的这方土地,有着何等动人的故事。2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传播好丝路文化故事,相较于现代化的影像科技,秦川更注重镜头、画面、细节自身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他用“接地气”的记录方式,抒写着独属于丝绸之路的浪漫,用最真实的记录,把敦煌介绍给全世界。

陕西省文物局微博编辑张姗姗

本着对文物和考古事业的热爱,年起,张姗姗承担起陕西省文物局官方微博“汉唐网”的运营工作,目前已有12年。她的微博粉丝有多万,是名副其实的文博“大V”。为了与时俱进,她决定对微博账号实行改版试验,拍摄与丝路文化相关的视频。她的儿子骏骏是第一个试验对象,为了生动地传播丝路文化,张姗姗把儿子扮演成小李白,为他拍摄吟诗视频,不仅如此,她还叫来许多热爱长安文化的朋友们,一起进行短视频创作。

从事文博工作十几年,张姗姗结识了很多职业各异的同道中人,她和这些被盛唐神韵和中国传统文化折服的同好者们一拍即合,共同传播长安趣事。盛唐长安,是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更是无数传奇梦境开始的地方。为了让这些美妙的故事被更多的人听到、看到并感受到。丝路文化传播者张姗姗,始终用镜头讲述故事,和朋友一起推广长安文化。

喀什流动博物馆工作队文化传播者

今年27岁的艾孜买提,出身在喀什麦盖提县。年6月,他从北方民族大学,回到自己的家乡工作,现在是喀什地区博物馆的一名讲解员。年,他开始负责喀什地区“流动博物馆”的工作,起初做展板、进行地方协调、讲解等工作都是他独自完成,随着新成员的加入,他的传播队伍逐渐壮大起来。把丝路上的动人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不同的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碰撞辉映,让不同的民族在此融合共生,是艾孜麦提和他的团队伙伴追求的使命。

在喀什流动博物馆文化传播者看来,丝路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每一人都应该有所了解,“流动博物馆”就是将文化带到最后一公里的地方,让无法去到博物馆的人,也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力量。几十块展板,两三个讲解员,一台面包车,小小的博物馆,承载了上千年的中华文化积淀。因为流动,文物知识走出了“象牙塔”,曾经的葱岭之下,丝路之上,这些故事快乐地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纪录片《与丝路打交道的人》今日收官,更多精彩内容,敬请锁定芒果TV!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8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