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家长:
生命健康和安全无比重要。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而是鲜活的生命和健全的身心!为切实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巩固学校安全教育成果,家校共育,共同保障学生安全。在第21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期间,学校特发此信,提醒广大家长做好学生日常安全教育。
一、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
天气逐渐变热,溺水又进入高发季。希望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①加强对孩子的防溺水安全管理,特别是加强放学后、周末、节假日期间和孩子结伴外出游玩时的管理,家长对学生行踪一定要做到“四知”: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②加强对孩子的预防溺水安全教育,给孩子传授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们的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特别是教育孩子做到防溺水“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二、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家长是学生交通安全的主要责任人,要对学生交通安全高度重视,时时警示孩子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要做好孩子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工作,与学校、社会共同构筑起交通安全管理网络,确保孩子的交通安全。家长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自觉遵守乘车纪律,时时处处注意交通安全;要听从学校的交通安全教育,理解学校安全教育的初衷,服从学校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校内校外时刻注意交通安全。家长要特别教育学生,坚决不乘坐农用车、拖拉机、货运三轮车等非客运车辆;不乘坐违法载人车、超员车;乘坐两轮摩托车,骑乘两轮电动车要佩戴安全头盔,不非法安装遮阳伞;严禁学生骑车带人;骑行过程中与大货车等大型车辆保持安全距离。
三、注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青春期是心理性疾病的高发期。中学生是现代社会中比较脆弱的群体,在心理正处于由懵懂转为成熟的过程中,心理发展具有独特性,由于判断能力、承受能力以及自我的控制能力相对较弱,依赖性和幼稚型又同时存在,内心世界逐渐复杂,开始不大喜欢显露内心,重视人际关系,极其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极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心理异常。面对中学生复杂的心理健康情况,我们建议各位家长:
①加强亲子沟通。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知道他们的内心世界,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同时,请家长主动与班主任、科任老师多沟通,了解孩子在校动态,并就学校的生活学习,与孩子进行至少每周一次的分享、勉励和适度关怀。
②注重以身作则。家长们对孩子有自己的要求,愿孩子能养成良好习惯,努力奋斗,将来有所成就。我们衷心期盼家长们在给孩子提希望定规矩的同时,也尽可能的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不断学习新知识和理论,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③最好的爱是陪伴。家长可以尽量寻找机会和孩子建立温馨家庭交流时光,例如一起做饭、清洁、锻炼等。同时要注重提高陪伴质量,拒绝单纯说教和敷衍,要有让彼此身心放松、情感愉悦的双向互动。在陪伴的过程中,要全身心地投入,让孩子真切感受到家庭的亲切氛围。
④及时发现孩子异常行为,有需要及时就诊。本着早期发现、及时介入、有效干预、预防特殊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则,密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