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不开,有钱不领,她与丈夫一生珠联璧合

民国是才子才女辈出的时代,冯沅君是其中之一。她年在河南省唐河县一个小官僚地主家庭出生,父亲是进士,当过知县,大哥是哲学家冯友兰,二哥是地质学家、学部委员冯景兰。兄妹三人都很厉害。而冯沅君一生致力于我国的古典文学教育事业,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和学者,是20世纪中国新文坛上与苏雪林、庐隐、冰心齐名的女作家。

冯沅君婴儿时

成为中国第一批女大学生

冯沅君小的时候,父亲冯台异很注重三个孩子的教育,时常亲力亲为教孩子学唐诗,还为他们专门请了教书先生来上古文、算学、写字、作文课。

然而冯沅君幸福的童年并没有持续很久,在她八岁的时候,父亲突发脑溢血病逝于崇阳县衙任中。

父亲死后,冯沅君的母亲便带着三个孩子扶柩返回原籍。母亲能文识字,还曾担任过当地的女子小学校长,因此思想较为开明。

回到老家后,冯沅君的母亲给这三个孩子请了教书先生,冯沅君从小跟哥哥们学习古书,直到大哥二哥先后赴京、沪,考入大学和中学。(冯沅君十岁那年曾入读小学,不久遇辛亥革命辍学,居家自修。)

两个哥哥都离家后,冯沅君就没有再上学。直到17岁那年,她在北京念书的长兄冯友兰回来了,她从哥哥的口中知道北洋军阀政府把慈禧太后创办的女子师范改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还增设了国文专修科。

于是,她深知机会来了,便向母亲提出了去上学的要求。还提出要把原本给她准备的嫁妆拿来读书,等将来结婚的时候,什么都不管家里要。

当时,北京女高师入学考试只考国文一门,冯沅君自幼学习国文,基础很好,对她来说不是难事。

冯沅君金榜题名,成为了中国第一批女大学生。

学生时代的冯沅君

冯沅君刚上大学,适逢“五四运动”来袭。她也参加了爱国游行活动,甚至无视学校的严格约束,第一个搬起石块砸开了铁锁,让参加爱国游行活动的同学们夺门而出,妥妥的女汉子天不怕地不怕的行为。

而这场运动也深深唤醒了冯沅君,她将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改编成古装话剧,还亲自登台演出,并且主动扮演了剧中封建专制家长的典型人物——焦母。

在当时的北京,女大学生登台演戏可是闻所未闻,故而轰动了整个北京城,演出非常成功。这个剧也非常地火,连演三天,盛况空前:第一天满座,第二天以后就连窗户外边也挤满了人。北大、清华的师生们还开了专车前往观看,李大钊先生的夫人和女儿、鲁迅先生和川岛先生都来看过戏。

这部舞台剧使冯沅君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有人写文称冯沅君此时已是“名满京华”。

除此之外,冯沅君还是个女学霸,她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学校毕业,成为了北大国学系唯一的一名女研究生。

在北京大学读研期间,冯沅君发表了一系列主题为自由恋爱和封建包办婚姻的冲突的小说,并得到过鲁迅的赞许。

年,冯沅君陆侃如订婚照

与陆侃如相爱

年秋天,冯沅君与陆侃如(清华大学研究院的高材生)相恋,两人还是姐弟恋。这时候的冯沅君已经是文坛享有盛名的女作家了。

毕业后,冯沅君到上海暨南大学、中国公学大学部任教。不久,陆侃如也从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应邀到上海暨南大学、中国公学大学部、复旦大学任教。

这时候两人既是恋人,又是同事。可谓琴瑟和鸣,你优秀,而我也不差,真应了那句话:一个人只有努力,让自己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去遇见优秀的人。

年1月,陆侃如和冯沅君在上海举行了婚礼仪式(此时冯沅君29岁,陆侃如26岁)。

两人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常常一起进行学术研究。年,夫妻俩合作推出了《中国诗史》。年,夫妻二人又合著了《中国文学史编》。这两部学术专著的出版,一举奠定了两人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与此同时,冯沅君逐渐淡出文坛。

冯沅君陆侃如夫妇

因为热爱教育事业,刚结婚一年,冯沅君就只身应聘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北京大学国文系任教。在此之前北京大学还没有过女教师登上讲坛,冯沅君开了这个先河。

之后,还想要深造的冯沅君和陆侃如节衣缩食,把工资和稿费存下来,凑足1万银元后,就去法国留学了。

年,两人一起考进了有名的巴黎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班。

两人都很热爱学习,但由于是自费留学,生活很是节俭清贫,但相对知识而言,清贫的生活在他们眼里微不足道。

留学法国期间,冯沅君和陆侃如曾参加法国著名作家巴比塞组织的“反战反法西斯同盟”的活动,还和著名诗人戴望舒、李健吾等人一起创办了一张油印小报,作“反法西斯”宣传。

年,冯沅君和陆侃如学完了全部的课程,并通过了严格的答辩,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文学博士学位(在当时,中国能取得法国文学博士学位的人少之又少)。

最幸福的事,不外乎能与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冯沅君和陆侃如是人人羡慕的神仙眷侣,两个人没有孩子,但两人却从未因此闹过矛盾,无论顺境逆境,两人相辅相成,携手并进。我们都知道,相遇不易,然而遇见一个对的人该有多幸运。

十年浩劫,阴阳两隔

留学回国后,两人又在国内诸多大学任教,为国家输送了许多优秀人才。

年起,冯沅君与陆侃如在山东大学任教,从事学术研究,并且两人都被任命为山东大学副校长,且都是一级教授。

年6月,冯沅君夫妇加入了九三学社。冯沅君因为早年反帝反封建的光荣业绩以及数十年的学术贡献、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功绩(如袁世硕、牟世金等),赢得了人民的尊敬,被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陆侃如为全国政协委员。

在当时,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按规定,每月都有部分车马补助费,供去外地视察的旅行需要。可是冯沅君从不领,即使有关部门发下来,她也要一分不动地交回去。冯沅君作为国家的一级教授,又是山东大学副校长,可她外出却从来不主动向学校要车。尽管学校规定,她外出坐车可以不必经过主管部门同意,但她从来就不屑这种官风架子,个人从不搞特殊。

在教学生涯中,冯沅君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把所有的心血放在了教育上,后来由于过度劳累,她患了直肠癌,医院。病危时,神智已经不大清醒,却还时时挂念给学生讲古典文学。陆侃如曾说,冯沅君曾把护士办公室误以为是学校的教室,一走进去,便坐下来大声讲课,这种下意识的行为,使当时在场的不少人流下了眼泪。

冯沅君说过:人生最快乐的事莫过于把应尽的责任尽完。

然而,十年浩劫,冯沅君与陆侃如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终究是受到了波及。

陆侃如和冯沅君在解放前曾捐款营救被捕的进步学生,为此被山东大学列为“进步教授”,但在一轮又一轮的运动中却双双被打成了“右派”。

陆侃如被关进了监狱,直到年才出狱。冯沅君则成了“反动学术权威”,多次遭到强烈的批辱,从一级教授成了扫学校走廊和厕所的卫生员。

年,因病魔缠身,冯沅君去世了,此时十年浩劫仍未结束,她也未能等到平反的那一天。

冯沅君逝世后,陆侃如悲痛欲绝,写下了《忆沅君》这篇悼文,里面写的是他与冯沅君相识相恋的过程,以及冯沅君死前的悲惨情景。

爱的人已经不在,陆侃如卧病在床,打算整理出版冯沅君生前的著作。谁成想,年,仅仅过了四年,陆侃如也去世了。

冯沅君和陆侃如没有子女,却培育了无数中华儿女,在教育上把毕生心血倾注给了国家和人民。他们生前立下遗嘱,把数十年的全部积蓄6万余元人民币及两万册珍贵的藏书,全部捐赠给山东大学,作为优秀古典文学研究成果的奖励基金。

冯沅君先生和陆侃如先生

两位先生的传奇事迹,不禁让人感叹,总有那么一些人,来这个世界走了一遭,只为给这个时代带来一束光,燃烧了自己的一生,只为给这个时代留下点什么,然而惭愧的是,作为享受前人功果的后人,如今才知道他们的名字。

文丨文茵

图片参考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32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