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http://m.39.net/news/a_5218643.html
无人机航拍的黑龙江援建新疆阿勒医院。
黑龙江日报9月3日讯我省在援疆工作中,一直将医疗卫生援疆作为重大民生援助工程,在新疆阿勒泰地区采访期间,一个个救死扶伤的感人故事情暖人心;医院,崭新的大楼顶上“黑龙江援建”几个字引人注目,医院已经完工,一项项医疗卫生援疆工程正快速落实。在我省援助下,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医疗卫生人才和技术不再是一片“荒原”,当地医疗卫生机构诊治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大漠里的白衣天使”用真情诠释着什么是“大爱无疆”。
8月7日,在新医院见到刘德胜时,他刚做完一台手术。一天五六台手术,承担着全科60%以上的工作量,刘德胜拼尽了全力。
他的学生贾依娜·毛肯对记者说:“刘老师来了以后,我再也不用去外地进修了,一些复杂的手术现在已经能独立操作了。”作为黑龙江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青委会委员,自入疆以来,刘德胜多次参与危重患者的抢救、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及新生儿急救等工作,迄今已完成麻醉余例。通过远程会诊、病例讨论等形式把哈医大一院先进的麻醉技术和理念带到阿勒泰。
“医院耳鼻喉科全体,感谢黑龙江援疆医生崔忠涛。”81医院耳鼻喉科接受息肉切除术,康复后他为科室和崔忠涛大夫送来感谢信和锦旗。
“一直想着有机会回到第二故乡,用自己的技术服务当地群众。”年,崔忠涛在新疆医科大学攻读研究生后,就职于哈医大四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当接到援疆任务时,就主动报名,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来。”4月8日,崔忠涛和同行的11名“战友”医院开展医疗援疆工作。
“哈萨克族小天使,出生不足24小时,呼吸窘迫,血氧饱和度40%,双侧气胸,右肺发育不良。生命危急,立即行双侧胸腔穿刺引流,生命转危为安。希望这里以后能有自己更为专业的胸外科医生。”经历了和小天使的“致命”相遇后,韩敬泉发了这条朋友圈。经过救治,患儿血氧饱和度不断上升,并升至正常的98%,呼吸逐渐平稳。至此,韩敬泉医生完成了职业生涯中少见新生儿气胸的经典案例。
韩敬泉说,曾救治过许多危急的生命,而成为援疆医生后,他和新生女婴的“致命”相遇令他难以忘怀。
看到来自哈医大三院肿瘤内科的医生李洪滨时,他的身旁,还有妻子吴丹。李洪滨年2月入疆支医院肿瘤科。去年六月,援疆期满,选择继续援疆。吴丹回想起那段时光很是感慨:“家里连续跑水三次;父亲被外卖小哥撞倒受伤;母亲也因心脏疾病入院治疗;儿子的学习成绩不断下滑;我真是几近崩溃。”虽然不容易,但吴丹还是理解了李洪滨的做法,并选择和他一起援疆。
新的一年半援疆开始后,在组团援疆与传帮带教等一系列好政策的指引下,李洪滨创造性地将组团援疆与传帮带教相结合,组建组团援疆肿瘤团队,走出了一条医疗援疆的新路。
据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体制改革处处长、阿勒泰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国栋介绍,“组团式”医疗援疆工作模式,是实践证明的集约利用援疆资源的最佳模式,也是推进援疆授受双方合作共赢的有效载体,更是实施有效有序有力援疆的精准路径。自年以来,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与省卫生健康委紧密对接,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不断深化“四强”医疗卫生健康“组团式”工作模式,形成了“问题导向、有需必援、资源共享、精准援疆、互促共进”的工作思路,明确将“组团式”工作机制作为长效机制予以均衡推进,取得了较好效果。
“以‘强人’为切入点,推进‘混合式’组团援疆。”王国栋说,省卫生健康委从“强人”入手,将援疆专家与当地相同专业人才及相关联专业的人才组成以一个专业为核心、相关专业为辅助的“混合式”医疗团队。三年来,共组建“混合式”医疗卫生援疆团队个,为培育本土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以“强科”为立足点,推进“独立式”组团援疆。省卫生健康委将三年以来入疆的名省、市、县三个层次的医疗卫生专家、人才按照同专业原则,组建了87个单一专业的“独立式”专业团队,以文件形式明确了受援地45个重点科室建设及相应工作机制。通过对受援地医疗卫生人员开展“量体裁衣”式的有针对性的“传、帮、带、教”,持续重点研究、组织、推进受援地重点专业科室建设。近三年来,45个重点科室患者门急诊量上升了19.1%,住院患者上升了31%。以“强院”为支撑点,推进“机构式”组团援疆。目前,我省参加“机构式”组团援疆单位扩展到了全省家医疗卫生机构。受医院全医院并得到巩固,医院医院破格成医院并得到巩固。以“强业”为归宿点,推进“共享式”组团援疆。省卫生健康委建立人才共享机制,集智集力开展工作。三年来,援疆专家人才共享人次,促进受援地将“预防为主”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进一步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