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记者盖博铭阳娜)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黎耕的办公室里,有一老一新两个“屏”。老的是一件是两平方米大小的宋代《天文图》,新的一块是43寸的足以容纳众多天文细节的电脑屏幕。前者“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宇宙观,后者“显示”着中国现代天文学的突破与进步。
“80后”学者黎耕同时担任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北京分会会长,在十余年的科研工作中,他曾扎根山西襄汾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台遗址“陶寺观象台”,也曾深入偏远贫苦地区举办数十场天文科普宣讲活动。
在黎耕看来,青年科学工作者需要具备两种视角:一个是合作与共赢的空间视角,一个是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视角。
西至帕米尔高原、东至威海成山头、南至天涯海角、北至双鸭山……多年来,通过对全国范围内众多遗址的踏访,黎耕发现天文学的发展与中华文明的传播存在密切的联系。
“几千年间,东西方在天文学领域交流不断,中国的星宿纹样会出现在西方的物件上,西方的计算方法也影响着中国的天文观测。”黎耕说。
两年前,黎耕所在的研究团队开始筹建“国际丝绸之路科学与文明学会”。黎耕说:“天文学研究更需要国际合作,集全人类智慧探索宇宙。”
“青年科学工作者也要明确自己的位置,我们一方面需在科学研究领域中了解学科发展脉络;另一方面要明确自己的时代责任,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中。”黎耕说。
从年起,黎耕开始“科普扶贫”,将科学的“种子”种到贫困县孩子们的心里。
有一次到山西的贫困县给孩子们上课,他发现学校拥有一流的环境设施,但孩子们对科学的理解还较为落后。“扶贫不仅要‘富腰包’还要‘富精神’。”黎耕说。每逢到贫困地区出差,他和其他青年科学工作者都会安排几场科普课程,希望以科学思想启蒙助力摆脱贫困。
近些年,科学技术的突破发展迎来了一轮又一轮高潮。据黎耕介绍,20年前全国天文学工作者不到千人,如今保守估计也要翻四五倍。
“今天,老一辈科学家梦寐以求的国际领先设备我们已可以自主设计制造。”黎耕说,有强大的国家实力做后盾、稳定的社会环境做支撑,青年科技工作者将逐渐接过科技创新的大旗,这样的职责使命艰巨且光荣。
年8月10日,黎耕在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三道海子遗址进行考古天文学测量。(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年6月,中国科学院成立青年创新促进会,这是中科院对全院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进行综合培养的创新举措,旨在拓宽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学术视野,促进跨学科交流,培养造就新一代学术技术带头人。
截至年底,“青促会”会员已达人,已有44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58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
“科学创新的梯队建设非常重要,青年科学家需要顶上来,发挥青年人的创新力与带动力。”黎耕说。
“《流浪地球》带给公众一个更为宏大的宇宙观,过去我们站在地面仰望星空,现在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未来需要我们站在宇宙的视角进一步定义空间与时间。”黎耕说,他要用有限的生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出一份力。